
材料提供 INBAR(国际竹滕组织)
1997年国际竹藤组织(INBAR)成立,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致力于竹与藤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国际政
府间组织。自成立以来,一直在推动竹子在建造中的运用。INBAR近期最新完成的是位于不丹的项目,利
用竹子的建造技术很好地满足了当地的需求。
2009年,6.1级地震袭击了距不丹首都廷布东部约180km的蒙加尔地区,地震造成了这个地区大量寺院
和住宅的损害。为此,INBAR给予了援助,在2011年9月与不丹皇家政府共同完成了一座竹屋的建造,向当
地人们展示了竹子作为一种低成本建筑材料,其可再生性与抗震性非常适宜用于建筑中。
在不丹,传统木结构房子都利用竹子作为填充材料。但随着木材成本的逐渐上升和供应相对不足,
人们转而采用混凝土,因此放弃了原有丰富的建筑材料。通过与当地工程师仔细考量,INBAR建筑师决
定采用具有传统建筑特征的方式,同时将用材由木材改为竹子。项目负责人建筑师Nripal Adhikary曾
说,这不仅仅在于竹子本身的优势和成本,更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。最终整个竹结构为100m 2,造价
约为$140/m 2,相当于同等木建筑造价的一半。所有竹子都采用改良的端部压注法体系,注入硼以防虫破
坏,这种改良后的体系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、高效的方法。建筑墙体采用红土抹灰,不仅可以达到良好
的保温性能,而且还能防止竹子潮湿滋生甲虫。实际建造是比较艰苦的,很多小木作都是用竹、藤临时
制作的,许多当地人也参与了建造。
近来,这一地区又发生了一次大地震,震中在印度锡金,离这里比较近。但我们建造的房子没有任何损
害,正体现了竹子抗震的特点。2011年12月,不丹皇家政府在此竹屋举办了落成典礼,并将此作为廷布政
府领导人的永久住宅。基于此竹屋的成功,政府正开始计划明年建造更多类似结构的住宅。(译/吴春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