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Contact

快速搜索
Search
竹建筑的崇拜
发布日期:
2011-12-13
阅读次数:
1799
富于历史意蕴的竹,曾经作为图腾为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崇拜。晋·常琚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载有则神话:有一女在在溪水中洗衣,忽然飘来三节大竹筒,飘到女子双脚之间推之不去。竹筒发出小孩声音。她取回家,破开竹筒得一男孩,以竹为女生。长大后成为竹王,建立了夜郎国。建立了夜郎国。
夜郎国极盛时,疆土所辖大致为今黔中、黔西南和滇东北等处。原族属不祥,今为苗、布依、彝、侗等族所聚居。影响所及,川、滇、鄂、湘、桂等地皆有竹王庙遗迹。
云南傈僳族有一支系为竹氏族,称“马打扒”。他们相信本支系祖先是从竹筒里出来的,号称“竹王”。后改汉姓为祝,竹与祝同音。四川彝族也有一支系为竹氏族,史书称“马胡夷”,他们自称是竹王的后代。云南昭通地区彝族的丧葬习俗:母舅家派人去外甥家奔丧时,要带上一棵有根须的活竹。去后立于门边,用枝上的竹叶蘸酒和水,洒在地上为死者祭奠。母舅家来人则将立于门前的竹树,扛到安葬的地方,植在坟旁,象征着死者灵魂将化为长青竹。
竹,还被古人视为镇邪之物,汉·东方朔《神异经》载:“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。《春秋》为之端月,鸡鸣而起,先于门前爆竹,以辟山噪恶鬼。”另有传说,除夕之夜投竹于火中,以燃竹爆裂之声将名叫“年”的怪兽驱走,才渐有“过年”之习惯称谓。即今人之欢度春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