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简介 | 企业文化 | 业务范围 | 服务优势 | 服务流程
传统竹木建筑 | 现代竹木建筑 | 视频中心
公司新闻 | 行业动态
木建筑工程 | 竹建筑工程 | 竹木制品订制 | 规划设计
古建风格 | 现代新型风格
联系我们
Contact
首页 >> 竹建筑文化 >> 传统竹木建筑
木穿斗房
发布日期: 2013-07-20 阅读次数: 7549

要说我们木穿斗房子起源的话,足足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。自从春秋战国时期,鲁国的公输班发明锯木建房以来,我们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都以他的建房工艺来修房造屋,得以遮风避雨和抗避蛇虫猛兽对人类的侵袭。

到了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代,大诗人杜甫都还在赞叹道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!”由此可见,在那个时代是多么地奢望能有像我们这样的木结构房屋啊!

在我们川东地区有一个关于鲁班的传说:鲁班与徒弟赵巧在乡下为人修房造屋和做家具,木匠背篼里装满了各种工具,人工背起来很是费力。鲁班就发明了用木马来驼背篼走,俩师徒打空手走路很是轻松。心灵手巧的徒弟赵巧也学着师父做了一个同样的木马,但是驼起背篼的木马就是不走,随便他绞尽脑汁也无可赖和。

他问师父为什么呢?鲁班也故意不跟他指点。赵巧只好去求师娘晚上问师父,自己却躲在房间外偷听师父怎样回答,听见师娘道:“赵巧来问他那个木马是啷个不走?”

只听见师父说道:“莫管球他的。”又听见鲁班把烟杆在床边磕了两下就再也没有动静了。

一踩九头翘的赵巧听见了,心中顿时就明白了,高兴得跳了起来。就想立马去试试看。

他不顾天黑,赶忙把木匠背篼放在木马上,用榔头把木马背上的楔子轻轻地一敲,木马就慢慢地开始走了起来。

可是心性急燥的赵巧又闲木马走的慢了些,干脆用斧头狠劲地连敲几下楔子,这时木马便疯了一般飞奔起来。

慌了手脚的赵巧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把飞奔的木马停下来,只好随着木马飞跑。

眼看前面有一条大河,可木马还是在不停地往河里跑。赵巧实在没有办法了,只好死死地拽下来左边的木匠背篼,木马还是驼着另一边的背篼往大河里跑下去了。

天亮了一看,被赵巧拽下来的木匠背篼里面,完全只有做大木的工具,被木马驼起走了的那一个背兜里的工具全是做小木的。

后来做小木的工具被长江下游的人得到了,直到现在下江的木匠做小木活(家具)是强项;而地处长江上游的木匠做大木活(房屋)的手艺却是高手。

之所以川东地区的木穿斗结构的房屋,比其他地区的工艺和质量要好得多。

..木架子穿斗结构的房子,一般的是以单间数为一排。也就是常说的:长三间、长五间、长七间,但还要依地势为而决定多少。

横向的宽度老话叫开间,主要是看地形和木料的长度来决定。有的堂屋最宽也就是一丈五尺八,一般最窄的也就是一丈一尺八,因为开间做宽了,檩子楼椠的负荷就会增大,然而会使屋面的平整度出现凹陷,严重的则会导致屋面垮塌,所以一般的修房造屋都会考虑到屋面的平整和牢固,宁愿开间少做一尺,今后房屋的寿命就会长得多。

房子的纵向长度乡下叫进深。多以地势来决定,有的地势平就会做成七根柱头为一个排列,有的就只能做五根柱头为一个排列,也有做九跟柱头的。乡下的叫法就是:五柱房子、七柱房子等等,都是以奇数为主,因为木结构排列讲究的对称,以中柱为中心,一前一后的柱头依次序降低,所以都讲究以单数为常规。

柱头与柱头之间以中线为准来计算宽度,叫做庭心。有做四尺的,三尺八寸的,最短的就是三尺,像这样计算来,大凡七柱房子的进深就是最长二丈四尺,最短一丈八尺,五柱房子最长也不过一丈六尺,最短就是一丈二尺的进深。

柱头的连接方法就是以穿方来连接。以七柱房子为例:从上面第一匹穿方开始,从中柱连接前后两边的柱头叫大茎;第二匹穿方离上面的距离为三尺至四尺之间,又从中柱连接大茎到前后的二茎;第三匹穿方又仍然落下来三四尺,从中柱连接到前后的檐柱;还有第四匹穿方,依次再连接到前后的檐柱。柱头打穿眼,穿方从眼中穿过,每一个眼和榫都有松紧之分,叫做松部和紧部。穿方的长度不够,允许用鱼尾榫连接柱头眼里面,外面看不见接头,边上还要打眼穿楔子定位。

远处从山墙面看去,七根柱头亭亭而立,四匹穿方横穿而过,没有变形的山墙横平竖直。本色的柱头,雪白的壁子,看着特别顺眼。听老年人讲,因为我们属于四川的辖地,所以做房子也是必须要用四匹穿方。或许这是一种隐喻,或许也是一种巧合,究竟是为什么呢?没有准确的答案,当然这也算是我们地方古老的建筑特色。

至于柱头的高矮就要看材料来决定,最矮的檐柱至少不得低于一丈一尺八,再减去挑檩的斜水一尺六,屋檐就只有一丈来高。这就是最起码的尺码,因为在屋里面搁楼板的话,楼下至少要有六尺高,楼面上也还有五尺八,和楼下的高度差不多,也刚好与人体的活动尺度相吻合。

屋面的斜度叫斜水,有的收四分要收得平一点,有的收得稍微陡一点也不过五分水。计算的方法就是一尺长度的距离要矮下去四寸或五寸,现在的砖混结构的屋面也是沿用如此的算法。

在檐柱一丈一尺八的基础上,到中柱的距离是一丈二尺,以四分水计算,加上四尺八寸,中柱的高度就是一丈六尺六。一般的民房就大概是这样的高度,中柱最高也就是两丈左右,当然所谓的高楼大厦又是另当别论,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原生木材高度有限,在民间的高楼有很多就会在柱头的下面垫上一根石柱子,以增加房屋的总体高度,但是只能用于一列或几根柱头,不然的话就会影响房屋的稳定性。

在我们这里的木结构建筑,最为普遍的莫过于三合面。所谓的三合面,就是正面的堂屋居中,一通长五间或七间,左右两边的耳房稍微矮一点,一边各有一两间房不等,有的叫做“横屋”,整体看去很有气势而又均衡的造型,而主次有别,是比较有点档次的居所。

相对三合面来说,更上一点档次的,又要数四水归池的建筑了。四水归池也讲究左右对称而上下有别,下面一排相对上面一排矮一点,左右两边绝对一样,讲究的不互相生勀。分上下堂屋,下堂屋有大门进出,四面也有方便进出的小门,只要全部关好门,整个防盗功能就起作用了,如有宵小之人进去,只会落得个关门打狗�£

屋面流下来的雨水,都由石砌的池子或阳沟盛住,统一由阴沟流出屋外。如此格调的建筑物,在湾中走一圈不会打湿脚,屋内自成一体,相互串联,活动空间与外隔绝,是上等的居所。

四水归池因为是上下都有堂屋,所以又叫住两重堂。我们的祖先充分发挥了四水归池建筑模式的长处,以堂屋为串联,使更多的四水归池连接在一起,便有了“三重堂、”“四重堂、”的地名出现在我们县内。笔者见过一个大湾,依坡而建有七重堂,在上堂屋闹轿打大锣,下堂屋就听不见,如此规模,实属罕见。

可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蓬勃崛起,人们的生和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还有国家的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,加上农民工的蜂拥进城打工,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地方,对木结构的住房已经完全没有依赖的感觉了。除了少数无能为力的人和年老体衰的人还居住在老瓦房下外,差不多的木穿逗房都处于空置状态和丢弃不管的现象,没有了四时维修和翻盖,任其屋漏,再好的结构,木料也经不住年久失修和风雨的剥蚀,自然就会坍塌而朽于风雨之下。

再过二十年,我们可能会难以看见一个完整的木穿斗结构的川东民居了。不怕我们早就引以为傲的汤巴丘古民居,还被专家誉为是什么人居工程活化石,如果不像抢救濒危动物那样,加上一点政府行为的话,到时候条件成熟了,想把它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时候,可能就会难以寻找活化石了。

还有就是到处的新农村建设,水泥外墙刷白了后,有的还简单地画上了柱头和穿方的形状,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,只能算是画的外墙轮廓,看见了不是赏心悦目,反倒不是个滋味。

有幸参观了黄葛树公园的设计图,其中也有仿木结构的建筑。感到很是亲切,心中也很激动,余就怕在那里又走老路,特赘此言,以抛砖引玉为万幸矣!

四川乡旅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技术支持: 七位品牌
地址:中国·宜宾·竹海镇经济开发区 电话:0831-4912555 传真:0831-4911177 zmjzcn@126.com
蜀ICP备09015584号-1

川公网安备 5116220251168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