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简介 | 企业文化 | 业务范围 | 服务优势 | 服务流程
传统竹木建筑 | 现代竹木建筑 | 视频中心
公司新闻 | 行业动态
木建筑工程 | 竹建筑工程 | 竹木制品订制 | 规划设计
古建风格 | 现代新型风格
联系我们
Contact
首页 >> 竹建筑文化 >> 传统竹木建筑
四川古代建筑文化(下)
发布日期: 2010-10-06 阅读次数: 3960

第四节 园林与文庙
 园林是四川古建筑中最富艺术表现形式的建筑,它将建筑、文化、艺术、绘画、雕塑、环境熔为一炉,内涵丰富,意境深远。文庙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四川地域文化中最直接的反映,为四川各地最为精致宏伟的建筑之一。
 一、园林
 由于古代巴蜀与中原各其它地区的文化交流,也由于四川在地理上的特殊位置,四川古典园林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共同特点,又独具四川地方的特有风格。
 (一)造园历史
 四川最早的造园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。秦灭蜀后,于公元前310年开始筑成都大城与少城,四方掘地取土,形成了城北的万寿池,城东的千秋池和城西的柳池,又在城墙上建张仪楼,这些都成为当时蜀郡的风景名胜。西汉时,川西平原有不少地主庄园,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展示了这些庄园的园林特征。当时临邛富户卓王孙有颇具规模的私家花园,宅园内垂柳绿树依依,楼台亭榭密布。
 隋灭北周后,蜀王杨秀在少城、大城的基础上筑隋城,史称子城。规模浩大的子城用土全部在少城与大城周围地方取,而在隋城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,史称“摩诃池”。“蜀官泛舟入此池,曲折十余里”,池畔绿树成荫,翠红掩映,两岸街坊相接,人来人往,成为隋城内的游览胜地。
 到唐朝,李德裕在四川新繁营造东湖,曲池迥廊,古树苍苍,与他在洛阳伊阙所建的“平泉别墅”有微妙的异同之处。唐朝西川节度使韦皋在成都东南锦江、府河汇流处建合江园,园中有“合江亭”、“苏华楼”诸胜,遍植美卉异竹,被誉为“成都园亭胜迹之最”。合江园对岸的赴园,也是景致幽雅之处。五代时期,前蜀王建、王衍父子在隋大城官苑内改摩诃池为龙跃池、宣华池,并扩建成为皇家专用的大园林、后花园,名为“宣华苑”;在合江亭旧址建芳华园,在百花潭上游建梅苑。后蜀孟知祥在成都北郊天回镇附近建御花园,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,展“四十里锦绣”,使成都的园林盛极一时。
唐、宋两朝是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时期,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诗人、大文豪、名宰辅、名学士等,或因生在四川,或因宦游入蜀,或因避难寓居,这此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子,为四川古典园林种下了极高层次的文化基因,奠定了极好的文化基础。他们在四川留下了新繁东湖(唐李德裕园)、广汉房湖(唐房琯园)、成都杜甫草堂(唐杜甫故居)、眉山三苏祠(宋苏洵、苏轼、苏辙故居和祀祠)、崇州罨化池(宋陆游故居和祀祠)、宜宾流杯池(宋黄庭坚旧游处)、绵阳李杜祠(唐代大诗人李白、杜甫的合祀专祠)以及后来的新都桂湖(明杨升庵故居和祠堂)等一大批名人纪念园林。这种纪念性园林以其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有的造园艺术魅力,逐渐成为四川古典园林的主体,代表了四川古典园林的典型风格。
 明、清时期,四川的私家花园有所增加。成都有明代宰相卓秉恬的“相府”、清代状元骆丞襄的“骆公祠”、名作家巴金的祖居“李府”等,其间多有荷池湖柳、水阁凉亭、小桥竹径、梅苑假山,布局十分考究。数量更多的是分布于州县和乡间的地主庄园,其中不乏精巧别致的佳例,如广汉高骈桂湖池(已圯)和川南江安的夕佳山等。
 (二)特色
 四川古典园林的特色,主要从选址、造园要素和造园技巧等多方面体现出来。
 1、极其注重选址,善于借景入园。
 四川古典园林的选址极有考虑。城内多选靠近城垣、偏安一隅的幽静区域,并利用城垣的高度观赏郊野田园风光,如新都桂湖与园内的“观稼台”。在城郊则多选风景幽雅之处,如成都杜甫草堂坐落在“清江一曲抱村流,盛夏江村事事幽”的浣花溪畔,观景近则“门泊东吴万里船”,远则“窗含西岭千秋雪”,把近、远美景都招入园中。在名山大川的自然风景区中,则选风景幽绝的精华之处,如唐代王维在峨眉山结茅而卜的“水竹居”,依青山而饮大峨中峰之秀色,临飞泉而听神水漱玉之清音,可谓如诗如画,尽善尽美,不愧为唐代自然山水派的典型。
 2、布局灵活自由,追求自然风韵
四川古典园林的布局,非常合乎中国传统造园的精辟论述:“园有异宜而无成法”。新繁东湖,新都桂湖与崇州罨化池是以水体为主,环湖点缀楼、台、亭、榭,形成环湖游览路线,这与江南园林的布局较为相似。成都杜甫草堂与眉山三苏祠则颇具四川园林的个性:以大体对称的祀祠建筑为主轴,在其左右和周围采用自然活泼的布置手法,或建亭台,或置廊榭,或筑小院,或起高阁。水系无明显聚合的所谓“湖”,而是因势利导,理成曲池横塘、蜿转溪流,且将水系与建筑巧妙的穿插、渗透、亲近、融合,以体现四川田园、村舍的自然风韵。
 四川古典园林虽有中国古典园林挖湖堆山的共同特点,但摒弃了北方皇家园林在湖中常建蓬莱三山的作法,而是把蜀山神韵自然融铸园中,并用堤、岛划分水面,以增加园景层次,山水因借,相得益彰。
 3、建筑源于乡土,塑造雅朴情调
 四川古典园林在建筑经营上更讲究“式征清赏”、“贵在体宜”。其突出特点是建筑与山池花木结合自然,布局疏朗而造型雅朴,较之纡丽工整、穷极其巧的江南园林更具村野田舍的自然韵味。四川古园中很少用曲折迥环、联通全园建筑的廊子,偶尔采用也十分空透自然,相异于江南园林为追求明开合和与“小中见大”而熬费苦心的迷宫式的经营。建筑密度远比苏州园林的小,绿化面积远比苏州园林的大。园林建筑更注重体现“崇尚自然、朴实无华”的四川农舍、民居风致。杜甫草堂跨水面建的“水槛”,取材于川西平原常见的水碾磨房;“少陵草堂”茅亭和柴门源于杜甫当年卜居浣花溪畔的林间茅屋;新都桂湖的船厅“航秋”,似是船舫,又似水榭,比苏州园林的舫更具婉约朦胧的意境美。这些园林建筑都是将乡土建筑加以提炼,取其神韵,而不是直接的临摹,因而更具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意蕴,较江南园林的格调更为古朴、高雅,构成的园景意境也更为含蓄、幽深。园林建筑多与水面接近,其结合方式大致有:“点”、“凸”、“跨”、“飘”、“引”几种。或把建筑点缀于水中;或把建筑临岸分置,三面凸入水中;或将建筑物跨越河道、溪涧之上;或对伸入水中的建筑基础采用下部架空的办法,有飘浮于水面的感觉;或“引”,即水池在中,轩庭怀抱,形成水庭,成为内部空间的一部分。
 4、适地适景植树,表现天然美感
 四川气候温和,灌溉便利,土地肥沃,花木繁盛。乔木如桢楠、香樟、银杏、翠柏,花树如梅花、海棠、紫薇、芙蓉,其它如竹、兰、菊、荷,生长都很普遍。四川园林既注意适地适树,以乡土树种为园林植物的基本格调,又注意植物配植的诗情画意和构图造景,与建筑配合协调,为园林的意境服务。成都杜甫草堂以诗人杜甫的写景名句“风今翠筱娟娟净,雨裛红藻苒苒香”为据而保持茂林修竹和池塘荷花;工部祠庭园以红梅取胜,望江楼公园以竹类见长;新都桂湖有如蜀中西泠,略有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之致。其余园林,大都以竹、柳、樟、荷为基本特色,再因时因景突出自身特点。但总的看,四川古园植物配置手法较为古朴、自然。除建筑近旁和庭院之中用孤植、对植外,多采用成林成片的群植。植物或临溪傍湖,或翻山越岭,或沿途夹道,或遍布一方,犹如图画的泼墨山水,大笔写意,挥洒自如,色调浓郁,气韵浑厚。无论是森森翠柏、葱葱竹海,抑或灿灿春花、苒苒红藻,均给人以强烈的天然美感。
 (三)代表园林
 1、望江楼公园
 地处成都市东南,濒锦江南岸,是唐代女诗人薛涛遗址。现占地面积约180亩。主要建筑有崇丽阁、濯锦楼、吟诗楼等,多系晚清以来重修,为一组布局自由的川西园林建筑。
 崇丽阁建于清光绪年间,阁会意并得名于晋代文学家左思《蜀都赋》中的名句:“既崇且丽,实号成都”,现已成为成都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。阁为木构四重檐八角攒尖顶,四层,高30米,下两层为四方形,上两层为八方形,暗寓天圆地方之意。该楼层层内收,结构精巧,造型和比例谐调。龙檐高耸,爪角玲珑,金铜宝顶,金黄色琉璃瓦,雕梁画栋,朱漆层楼飞阁流丹,具有川西传统建筑风格。清人顾复初曾写联赞美此楼:“引袖拂寒星,古意苍茫,看四壁云山,青来剑外;停琴伫凉月,予怀浩渺,送一篙春水,绿到江南。”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此处景色,抒发了思古的情怀。
 濯锦楼临江而建,为两层四开间木构建筑,上下层均为围廊,外檐部及门窗等装修雕刻精致。吟诗楼为两层木构建筑。筒瓦屋面,简洁古朴,颇具川西园林建筑风格。
 2、桂湖
 在成都新都区西南隅,是明代著名学者杨开庵的故居纪念地。占地达60多亩,含有湖面20多亩,殿阁楼台亭榭达20处,以不同形式巧妙结合在绿丛和湖光水面之间。现存建筑和园林基本是清道光十九年(1839年)的布局和规模。主要建筑有升庵祠、杨柳楼、湖心楼、问津楼、望月楼、枕碧亭、交加亭、沈霞榭、聆香阁等。皆为木构架小式作法,建筑装修精致,具有浓郁的地方传统风格;其单体建筑规模不大,构思各具特色。园内四周遍植桂花树,每当金秋时节,香飘万里,有“天府第一湖”的美称。
 3、罨化池(陆游祠)
 罨化池、陆游祠在崇州市崇阳镇,两组建筑群均布局巧妙,与园林水面相结合。罨化池在唐、宋时为地方官吏迎送宾客的官廨,建园历史悠久,占地85亩,有水面20余亩,兼有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之胜。全园布局以水面为中心,四周散布楼台亭榭、轩堂别馆多处,布置自然、林木葱笼,具有传统川西园林特色。大小建筑采用木构民居传统处理手法,简洁古朴,与环境极为谐调。陆游祠位于罨化池公园内,始建于明正德年间。祠堂为传统民居风格,有过厅、序馆、两廊、放翁堂等建筑,装修精致,简朴典雅,与园林水面融为一体。园内红梅之盛,驰名川西,每逢春梅早发,远近游人多到此赏梅。
 4、东湖
 东湖是川西著名古典园林,在新都区新繁镇。始为唐代西川节度使、著名宰相李德裕任新繁县令时所开凿,现存园林为清同治二年(1863年)重建。园林占地30余亩,湖面约占三分之一,布局巧妙,玲珑别致,具有我国古典园林传统建筑形式和表现手法。现有楼、堂、台、阁、亭、榭等园林建筑20余座,建筑为木构灰瓦屋面,系川西民居格局,简朴古雅,与环境极为谐调。保存有自宋以来名人撰写的碑、匾20余块,楹联10余处,古风尚存,有“西蜀名园”之誉。
 
 二、文庙
 (一)历史与特色
 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教育家、思想家,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历史上的文化名人,他兴办私学,授徒三千,教以礼、乐、御、书、数六艺,打破了“学在官府”的统治者垄断教育。他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。孔子死后不久,鲁哀公曾为纪念他而立祠。自汉代起始建孔庙于孔子的故里鲁城阙里,唐玄宗追奉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后,孔庙亦称文宣王庙(简称文庙)。自此孔庙规模日益宏大,现存曲阜孔庙的规模为宋代奠定。后世历朝统治阶级积极推行儒学,在全国普建文庙,成为儒家“学者”举行祀典,即祭孔的纪念建筑。
 文庙的建筑布局均以曲阜孔庙的格局为准,是我国庙宇建筑中一个独特的系统。文庙坐北朝南,总平面布局严格按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,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,如“万仞宫墙”照壁、棂星门、泮池(又称内月池)、大成门(又称战门)、大成殿等。大成门两侧设礼乐亭或钟鼓楼、碑亭等。大成殿前两侧为东西厅。大成殿是文庙建筑中的主体建筑,是祭孔的主殿,殿前建有祭祀时舞乐用的宽阔露台(亦称拜台),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庙宇;两侧东西两厅是陪祀者,即所谓孔门七十二弟子及历代文贤名儒的牌位所在。总体布局渗透着孔子儒家学说设想的社会模式,贵贱、尊卑、上下左右等区划分明,形成一种极为庄严、肃穆、平衡、稳重的布局形制。
四川文庙甚多,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如德阳文庙、资中文庙、富顺文庙和崇州文庙等,这些文庙皆始建于宋朝,后经历代的迁建、重建和扩建而成为现存的规模。上述文庙的主体建筑总体布局,也大都是模仿曲阜孔庙,但结合四川盆地的特点,在选址上和总体布局上,有它因地制宜的地方,如轴线有转折,大门的位置因地而异等,在建筑的配置上也具有独特的地方内容,如建有地方特需的建筑——乡贤祠,用于颂扬地方乡贤的功德;名宦祠,用于颂扬当地名宦的业绩。以上这两个祠分别建于泮池至大城门之间的东西两侧。有的文庙如德阳文庙设节孝祠。大成殿后面建崇圣殿(或称崇圣祠)和名伦堂等。从以上地方文庙为了推行儒学而增建的这些建筑,可以感受到孔子和他的儒家学派对我国历史和传统的强烈影响。
 四川文庙,除了在总体布局上有它“因地制宜”的独特之点外,其主体建筑大成殿,在建筑上是严格按照曲阜孔庙的型制,为重檐歇山顶,近似宫禁制,仅次于其最高级重檐庑殿顶,相当于北京清故宫保和殿的型制。但在结构构造上采用抬梁式构架,在细部处理上,较为简练、质朴,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。大殿及其主要建筑仍为黄瓦朱墙,金碧辉煌,巍峨壮观,整个文庙不失为当地最宏伟、精致的建筑之一。
 (二)代表文庙
 1、富顺文庙
 坐落在富顺县城关镇大南门内正街上,殿宇巍峨气势雄壮,红墙黄瓦壮丽辉煌,是四川境内保留完整、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古建筑。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(1044年),后经历代扩建、重建,至清道光十六年(1836年)形成现在规模。占地5651平方米,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。
 文庙坐北朝南,面阔不大,仅46米,而纵深殿宇四重,与左右辅助建筑形成有纵深、有层次的几个院落,进深达143米。文庙庄严、隆重,其建筑是典型的中轴对称布局,把单栋建筑组成有主有次的艺术整体。气势聚而不散,在任何角度都可得到连续而完整的艺术构图。建筑沿中轴层层相套,纵向发展,各个院落的建筑由前到后逐步提高,这种布置,既增加了建筑群体庄严壮观的效果,还重点突出了主要建筑大成殿。
 文庙临正街一片照壁红墙上书“数仞宫墙”四个大字,由左右“圣域”、“贤关”二门进出。整个庙宇围墙环抱,大成门、大成殿、崇圣祠、东庑、西庑等所有建筑屋面均采用黄色琉璃铺作为主,再加以举折和屋角起翘深远,屋脊琉璃瓶形宝顶及立体雕塑的游龙等手法,使整个建筑的屋面装饰富丽,气氛隆重。主体建筑大成殿,面阔五间,进深四柱九檩,高35米,宽27米,进深18米。周围25根直径50厘米的外檐柱构成两米多宽的明廊。耸立于条石砌成的高台上,重檐歇山,大式作法,尺度宏大,气势雄伟壮观。
 文庙内的搁坊、斜撑、瓜柱、挂落等木作雕刻精巧,彩画艳丽豪华。柱础等处的石刻浮雕花卉人物、动物,无不生动细致。特别是大成殿前的丹墀,九条镂空的游龙,戏水于碧波之上,穿行于云朵之中,精雕细作,刀法娴熟,功力不凡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 富顺文庙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。墙壁并不承重,只起分隔空间的作用,因此做成通窗,显得简洁明快。远观文庙,庄严富丽,效果鲜明,近看华美精细,耐人寻味,这样使富顺文庙建筑在蓝天、绿树的陪衬之下,黄瓦红墙、灰色的月台、阴影处的彩画,在明亮阳光的照耀下,色彩鲜明强烈。大胆运用对比色调的传统手法是非常成功的,增加了整个建筑群富丽豪华、庄严隆重的气氛。
 2、资中文庙
 位于资中县城北门外文庙街。北宋雍熙年间初建,清道光九年(1829年)又重建。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左右,总建筑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。建筑布局谨严,疏密有致,内外呼应。主要建筑坐北向南,按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,依次有万仞宫墙、月池、照壁、棂星门石坊、泮池、戟门、大成殿,名宦祠与乡贤祠分坐于泮池的东西两侧,穿过戟门和边门回廊,左、右分别为钟楼东庑和鼓楼西庑,构成了起伏幽深的两大庭园院落。主国殿宇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,翼角屋脊饰各种珍禽异兽,石雕工艺精湛。大成殿内有历史价值较高的明嘉靖九年镂刻的高达3米的九龙盘绕牌位,明间上空前后还悬挂有清朝8位皇帝书写的匾额。此文庙为我省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。
 3、德阳孔庙
 位于德阳市中区的德阳孔庙,是一组规模宏大、建筑精美的祭孔建筑群。它坐北朝南,占地2万多平方米,共有建筑物20余处。红墙琉瓦,丹墀瑶阶,斗拱飞檐,藻井彩绘,富丽堂皇。据考证此孔庙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,居全国第二。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,曾毁于兵火,如今这样规模的孔庙,为清代道光年间重建。
 德阳孔庙不仅雕琢精细,而且布局严谨。在坐北面南的中轴线上,“万仞宫墙”为第一处建筑。宫墙前面两侧,是对称的“道冠古今”和“德配天地”两门,宫墙正对为棂星门,上有具有高超艺术价值的石刻深雕。棂星门前有一泮池,三拱桥横跨泮池上,过石桥进入戟门(又叫大成门),戟门将孔庙建筑划分为东西两路,东路经过名宦祠,西路经过乡贤祠。名宦祠、乡贤祠为地方孔庙所特有。名宦祠前侧是东庑,乡贤祠前侧是西庑。东西两庑是祭祀历代先贤先儒的地方。戟门前高对称的礼、乐亭。入戟门后登瑶阶,过丹墀,进入大成殿。孔庙的核心建筑是大成殿,是祭孔主殿。此殿有44根圆柱,宽7楹,长45米,高15米,斗拱交错,金碧辉煌,巍峨壮观。殿内塑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雕像,还有良工重摹之康熙“万世师表”、雍正“生民未有”、乾隆“与天地参”、嘉庆“圣集大成”等匾额。德阳孔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 4、崇州文庙
 从落在崇州市中心,占地6000多平方米。初建于明洪武初年,后毁,清又重建并增建。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协调,稀密有致,依次按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,分别为万仞宫墙、棂星门、泮池拱桥、戟门、大成殿和启圣殿等。
 建筑物脊饰华丽,屋面均覆盖黄、绿色琉璃瓦,交相辉映,金碧辉煌。耸立于石台基之上的大成殿,雄伟壮丽,最为突出。该殿系二层重檐歇山式建筑,抬梁式木构架承重,面宽5间,进深2间,底层四周有围廊,楼层四周设平座,大木小式作法,单挑出檐,檐角飞翘,金黄色琉璃瓦屋顶,其吊柱、撑拱、栏杆等构件均雕刻精致。文庙中的棂星门建筑也很有特色,三重檐绿色琉璃瓦顶,檐角逐层收进,从正面看,犹刀大雁排空,极有气势。
 
 第五节 墓与阙
墓和阙都是四川较早的建筑遗存,是研究四川古代建筑、社会、经济、文化、生活等方面内容的重要史料。
 一、陵墓
 (一)主要墓葬形制
 中国墓葬制度,自春秋战国时代起,即以垒土为坟;至战国末期,形成由两层夯土台构成的“方上”。在秦朝建造秦始皇陵时,“方上”由两层夯土台增为三层。西汉时期,继承了秦朝的墓葬体制,建造了大规模的陵墓。西汉的陵墓在结构上,逐步采用空心砖及至半圆形筒拱结构,东汉初年又发展成为砖穹窿。
 在四川省内所发现的陵墓有:王建墓(永陵)、孟知祥墓、朱友 `墓、朱悦 R墓、刘备墓(惠陵),均系砖、石砌筑,大部份位于成都市郊,其中以王建墓最具有代表性。王建墓墓室由14道石券构成,分前、中、后三室,各有木门间隔,棺木置于中室之须弥座棺床上,两侧刻有十二力士像,后室为御床,上置王建石刻坐像,此墓是唐、五代时期罕有的优秀拱券建筑。由于成都地区地下水位较高,采取了地面起堆,而不同于一般墓穴向下挖掘,其墓室空间主从明确,前、后室采用较低的拱券,拱脚较窄,中室拱脚加大,空间相应加高,突出中室地位。墓室构造与一般的筒拱不同,筒内突出凸形肋,既加强拱券强度,又显示装饰效果,完全不同于唐墓常用的砖筒拱和穹窿。
 四川民间葬俗,由于地域遼阔,民族众多,社会结构复杂,民情风俗名异,因而墓葬形制甚多,仅将主要形制列举如后:
 1、岩墓
东汉时在四川流行,并延续到三国和六朝时期,其构造是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,俗称“蛮洞”,往往是几十座聚集在一处,分布密集,错落有致,有些墓壁上刻有墓表,或在墓门、墓壁及石棺上雕刻画像和图案。如乐山市郊麻浩湾岩墓,墓室由墓门、享堂、墓道和棺室组成,墓内石刻图像丰富,墓门刻有飞檐、瓦当、斗拱,门楣上刻有浮雕人像,工艺精湛,栩栩如生。再如彭山江口岩墓,在墓门内,辟狭长的隧道,道之左右神龛及灶,其尽端与两侧设墓室,室与隧道间留有间壁、刻作门窗,柱础平整无雕饰,柱上雕有曲拱形斗拱,所表示的木建筑形象,极为丰富。
 2、船棺葬
 自战国至西汉前期,是古代巴蜀的一种葬俗,在四川境内的作法是将几米长、直径1米多的楠木削成船形葬具。
 3、木椁葬
 墓中的棺椁,系承袭周代“天子棺椁七重,诸侯五重,大夫三重,士再重”的礼制,按墓主人身份不同,其规模有别,古代棺椁并称,同属葬具,椁又称椁室,此葬式流行极广。
 4、大石墓
其构造是在地面上用巨石砌成墓室,墓里埋葬人数甚多,年龄、性别不同,尸骨零乱,系多次葬入,早期发现在西汉之前,有的在东汉时期,是当时少数民族的葬俗。
 5、石室墓
 开始出现在西汉后期,盛行于东汉,分布在四川中部。用石材构成,或砖、石并用,在墓石上雕刻各种画像,故又称“画像石墓”。
 6、砖室墓
 墓室用小型长方砖砌筑,局部用楔形和榫卯砖,顶部卷成弧形或穹窿状,在四川发现的砖室墓,有在砖壁上另嵌一件印模着画像的砖,故又称“画像砖墓”。
 7、板岩葬
 在四川西部山区均有发现,以茂县、理县最集中,此类墓葬的时代,上起先秦并巴秦以后,下迄西汉晚期,其构造方法是挖一长方形的墓穴,用厚约半寸的石板若干块,镶作棺的四周,将尸体及随葬口放入后,上盖石板并封土。
 8、悬棺葬
 是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岩绝壁上,或利用岩壁间的裂隙处架设棺木,或利用天然岩洞及人工凿穴,盛放棺木,棺大多为独木凿成,呈长方形或船形,如珙县城南洛表场发现的就是少数工族棘人的一种葬俗,故称:“僰人悬棺”。
 在四川地区已发现的墓葬,除上列各种形式外,还有土坑墓、土洞墓、空心砖墓等多种葬俗,这些墓葬形式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性,对于研究四川的民族史、文化史、建筑史都有其重要的价值。
 (二)代表陵墓
 1、王建墓
 位于成都市西门外三洞桥,是1000多年前的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,史称“永陵”。陵墓外形是一个封土的圆形大土包,底部直径80余米,高约15米,系红砂石砌筑。墓室全长23.4米,由14道石券拱筑成,分前、中、后三室,每室之间有木门间隔。券额上仍保留有部分原有彩画。作为主室的中室,在石砌的棺台上面放置着棺木。棺床为须弥座式,两侧有作抬扶棺床之状的透雕12力士像。正前面和左右两个侧面有浮雕乐伎24人,其中舞蹈者两人,余者奏琵琶、筝、笙、鼓、笛等乐器,是一套组成完整的官庭乐队。后室建有御床,上面置王建石刻坐像。王建墓中的24乐伎石雕,是五代十国完整的官庭乐队的缩影,是精美珍贵的音乐史料,是古代雕塑艺术中难得的精品。王建墓发掘于1942年,1961年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王建墓的建筑艺术,为后人研究前蜀的社会历史,人民的生产、生活习俗,提供了珍贵的资料。
 2、孟知祥墓
 位于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麓,系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知祥(893年-934年)之陵墓,史称“和陵”。于1971年春发掘。墓型特殊,分为墓道及宝城两部分,全用青石砌成。墓道长12.5米,墓周长77.4米,墓底距地表4.98米。墓道内步梯由青砖砌成。墓门为牌楼式仿木石构建筑,上刻青龙白虎等浮雕;内侧两壁有彩绘男女宫人像。墓室为圆锥形穹窿顶,主室居中,两旁各有一耳室。主室直径6.5米,高8.16米。室中有须弥座青石棺台一座,高2.1米,长5.1米,宽2.7米,前后各有浮雕力士5人。耳室造型与主室相仿,只规模稍小。该墓装饰讲究、华丽,是研究明代藩王墓制建筑的珍贵实例。
 3、僖王陵
 僖王系朱元璋嫡系从孙,明代蜀第三代。宣德九年(1434年)死后葬于成都东郊朱家大梁山。刻墓地宫完全仿照明初蜀王府的规模和形制,是一座仿木结构的地下宫殿式建筑,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,全长为31.7米,内空高5.45米,宽为6.75米。墓内的主要构件全部采用都江堰市出产的巨型优质青石精雕而成。其中仅有地宫朱红大门一项,每扇就重达2吨多。门上刻有凸起的圆形门钉9排,每排9颗,共计81颗。地宫中的仿木石雕花格门、窗,刻工考究,一丝不苟。配殿欢门、棺室宝顶上,遍布缠枝葵菊图、百态牡丹图、祥云莲花图,株株求异,朵朵不同,形神兼备,各具风姿。棺室后部绿色琉璃影壁中心,镶嵌着“双龙戏珠”描金釉陶盘,这是过去从未见过的明代艺术精品。墓中圹志碑铭文的书法为明代书法杰作之一。遍布墓内的绿色琉璃瓦、琉璃斗拱、脊兽等物件,皆为当时成都老皇城建筑“蜀王府”的宫廷格局,其气势宏伟和华丽精美,均堪称一绝。这是现今已发现的明代帝王陵中最精美的地宫之一。
 4、麻浩岩墓
 东汉墓葬群。位于乐山市城东凌云山南坡的麻浩,从大地湾内至虎头湾东侧,连绵300余米。崖墓分层排列,高低错落,左右毗邻。最密的东侧,层数多达九层,计墓葬330座。形制大体为单室、双室及多室墓三种,一般都凿有墓道,长短决定于崖面的陡峭与否。单室墓全长10米以下,双室在10-20米之间,多室则在20米以上。墓室结构则拟生人居室如庭院,均为前堂后室制。葬具有瓦棺、石棺。有的棺室中不见葬具,应是木棺腐朽无存;有的就崖石凿成之棺和椁。由于崖墓历经盗扰,葬物损失严重。就已收集到的随葬品看,有铁刀、五株钱及各类陶器。陶器组合为田、井、仓、房、家畜家禽;人物如农夫、侍役、戏俑;家具如釜、甑、罐、壶、碗、钵等。墓葬中石刻极多,可分为建筑雕刻,画像雕刻,题记雕刻三类,题材内容都极广泛,都与汉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关。崖墓在四川极为普遍,被人呼为“蛮洞”,但像乐山麻浩崖墓的典型、密集尚属首见。从1984年9月25日起,乐山崖墓博物馆首次展出,一为崖墓现场,二为出土文物陈列,能反映乐山崖墓的发掘和整理。
 
 二、汉阙
 (一)历史
 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建筑形象,溯源于门。在中国古代建筑中,门之设立,最早始源于一种防卫上的需要,而阙则属于“宫门”的形制,即建在宫门或陵墓等建筑群前的左右对称的建筑物,两阙间空缺的地段为通向阙后建筑物的道路。其构造是中央无门扇,“阙”与“缺”相通,两阙之间为一通道,“阙然为道”,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,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汉代的地面建筑,留存至今较为完整的只有阙。
 唐宋以后,阙逐步通过“左右连阙”,演化为凹形平面布局新宫阙(如北京故宫午门),成为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。这时的阙,则具有实用性、防卫性和礼仪性。宋代以后单独的阙已几乎销声匿迹。
 阙既标志建筑物主人显赫的身份和崇高的地位,又具有装饰大门的作用。其建造用材,采用砖、木或石块垒砌,也有用巨石凿成的。在四川省内发现的均为石阙,其数量超过全国范围内现存阙的三分之二。发现石阙的地区有渠县、梓潼、绵阳、德阳、新都、雅安等县市,其中渠县有杨公阙、李业阙、贾公阙、赴雍阙,绵阳有平阳府君阙,新都有王稚子阙,德阳有上庸长阙,雅安有高颐阙等,据考证大多为汉代所建造,故名为“汉阙”。
 (二)结构与类别
 阙由阙基、阙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,包括柱、阙额、枋、斗拱、椽头、飞檐、屋面和脊顶部位。从外观上可分为单体阙和子母阙两大类。单体阙,阙基为一低矮的方台,阙身为方柱形,其阙身顶部叠砌着两层楼阁,上层比下层大,并向外挑出。所谓子母阙,是由一大一小、一高一低的两个相连的阙组成。其中大而高的称为“正阙”,其位置在内侧(靠近通道的一侧);小而矮的称为副阙或子阙。正阙和子阙都有自己的屋顶,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基座,在平面上连成一体。所有石阙阙身四周一般饰以浮雕,有兽禽、人物、车马、楼阁、云气、仙灵等图案及铭文。正面刻的铭文,标明其主人的官职、品位,如雅安高颐阙刻有铭文“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廉高君字贯光”二十四字,充分说明阙主曾任过的官职、身份、地位。有的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,则称为无铭阙,如渠县王家坪、蒲家湾、赴家村东、赴家村西等处的石阙均为无铭阙。石阙虽由石筑成,但其上部屋顶却仿当时木结构形制,为我们研究汉代建筑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。
 (三)代表汉阙
 1、高颐阙
 位于雅安城东的姚桥乡汉碑村川藏公路旁。建于东汉建安十四年(209年),是如今四川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阙,也是我国至今保护较完整的汉代石质墓阙,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此阙系东汉益州太守高颐的墓阙,用许多石头垒砌而成。原是一对有子阙的双阙,东阙已残,只存阙座和阙身,西阙完整,今天的高颐阙主要指西阙。
 阙全高5.99米,由基座、柱、阑额、斗拱、枋、椽头、飞头和五脊顶各部分所组成。阙身立在一个基座上,基座四周雕刻出矮柱和方斗。阙身高3.39米,宽1.63米,厚2.50米,上雕出枋子、斗拱棱角,四面浮雕人物、车马、鸟兽等物,千姿百态,形象逼真。阙顶为汉代仿木结构重檐式屋面,两檐相距甚紧,屋面坡度很平,但椽子是水平的。屋面上又用另一石块雕成正脊,脊两端雕出重叠的瓦当形,以表示屋脊是用筒瓦垒成的。脊中刻一口衔朱绶的鲲鹏。阙顶宽3.81米,伸出阙身以外达1.2米,在造型比例上显得十分大胆。从阙身到屋檐,其间用了五层石块,逐渐向外挑出,使得屋檐部分极为舒展。整个外形呈现活泼而又稳定之感。
此阙的重要部分,便是五层石块上的雕刻,其浅浮雕技艺很高。从下而上第一层石块,雕成几大栌头,上面承托着三层纵横相叠的枋子;第二层石块雕刻成一周一斗二升横拱托着一周枋子,斗拱略向外倾,拱下有蜀柱形的支承物;第三层是一层石块周边浮雕;第四层石块上大下小,四边向外倾斜,四周浮雕;第五层也是一层薄块,四边雕成纵横相交的枋子。人物禽兽姿态各异,已显示汉代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相当高的水平。
 高颐阙上有铭文“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光”,阙前左右有圆雕“天禄”、“辟邪”二石兽,刻工简练,古朴劲健,动态感极强,为汉代精品。
 2、沈府居阙
 沈府君,东汉人,名无考。官至北屯司马左都侯。汉代尊称太守为“府君”。沈府君阙坐落于汉碑乡汉亭村燕家场,旧名沈公湾,距县城34公里。兴建于东汉安帝延光年间(122年-125年),为渠县6阙中唯一双阙。原为双体阙,子阙已毁。两阙相距21.62米。方位北偏西11度。双阙形体基本一致,皆由阙基、阙身、枋子层、介石、斗拱层及屋顶6个部分组成,高4.84米。
 阙基均用条石砌成,露土部分高14厘米,长158厘米,宽106厘米。阙身高252厘米,宽98厘米,厚66厘米。正面、上皆镌一迎风展翅朱雀,下镌饕餮,东阙内侧浮雕一青龙,利吻紧衔一玉环之绶带,挣扎向上,嘘气腾云。两阙内侧为白虎,隆准短耳,4足5爪,尾长而刚健,口紧衔玉环绶带,跃跃欲试。背面素无纹饰。外侧留下接子阙的痕迹,石质粗糙。东阙正面铭文一行,汉隶“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”,字幅面纵91厘米,横75厘米。西阙为“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”,字幅面纵123厘米,横11厘米。《舆地纪胜》载:铭文中“沈字、左字、道字、丰字,发笔皆长过三四寸许,令字、交字两笔皆长,君字中笔亦长”,为诸阙所未见。清人王椿源《沈府君神道碑亭记》载:唐代张怀灌曾赞汉阙书法“腾飞扬波,匪晋魏以来所能仿佛也”。两千年间,沈阙铭文为世人纷争摹拓,仅清代道光年间有“数百纸”在海内流传,收藏者“如得异宝”。
 阙身上是枋子层,高47厘米,宽114厘米,厚78厘米。枋子层正面两枋间有一角环花在口的辅首,齿瓜眉纹清晰可辨。枋子层四角,有力士以肩用力托住介石及斗拱层。介石高11厘米,正面长100厘米,与斗拱层共为一块石头。斗拱层向上斜挑出,呈倒梯形,正背二面分别为两垛一斗二开曲拱。斗拱层四周遍布多种深浮雕,除有牛、羊、马诸畜,果树、小草之属外,还有独轮车、农商交易、错射、骑鹿、戏虎等图案,错射场面中裸体工人,较为少见。
 两阙旁有清元邑侯王椿源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)所立石碑,题《沈府君神道碑亭记》。王椿源曾修保护亭,已毁。1979年,国家拨专款修仿古石围墙,长40米,宽20.3米,面积801.2平方米。
 3、平阳府君阙
 系国务院1961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。在全国现存的20余处汉代石阙中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双出墓阙。
 平阳府君阙位于绵阳市游仙区游仙镇开元村四组。西面紧靠川陕公路,东临芙蓉溪。阙檐上原刻有“汉平阳府君叔神道”铭文,故名,至今“汉”、“平”、“府”等字清晰可见。该墓阙建于东汉末期,坐西向东,有南北二阙,相距26.20米。该双出阙高的为主阙,低的为副阙(亦称母子阙),南阙高3.50米,北阙高4.35米。
 全阙由阙基、阙身、阙盖三部分组成。基座由三块纵向排列的大条石平铺,基座表面刻有斗子蜀柱及地面坊。主阙阙身由六层石条及石板组成,子阙阙身由四层石条和石板叠砌而成。东西两面各刻有凹槽的方柱三根,柱脚联以宽大的地袱,柱顶贯以宽大的楣枋,使阙身形如一面阔两间的仿木结构石建筑。阙顶为单檐庑殿顶。阙身上部为介石支撑着阙盖,阙盖下有檐枋一周,“汉平阳府君叔神道”铭文就刻在南阙檐坊的枋头上。阙身上布满生动精致的雕刻,是研究汉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。
 此外,在梁武帝萧衍大通三年(529年),佛教徒铲去阙身上部分汉代雕刻,重镌佛教造像29龛和题记三则。这些雕刻和汉代雕刻迥然异趣,是研究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
四川乡旅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技术支持: 七位品牌
地址:中国·宜宾·竹海镇经济开发区 电话:0831-4912555 传真:0831-4911177 zmjzcn@126.com
蜀ICP备09015584号-1

川公网安备 51162202511682号